很多小孩子剛剛開始接受教育的時候,老師和家長都會給他講一個叫「鑿壁偷光」的故事。這個故事說的是,在我國西漢年間,曾經有一個小孩子,十分勤奮好學,但小的時候,家裡條件很不好,點不起蠟燭。但是,這個小孩子又特別勤奮好學,夜晚也捨不得荒廢,怎麼辦?剛剛好,他的鄰居家裡相對而言有錢,晚上可以點蠟燭,隱隱約約有光從牆壁透過來,可是,光線還是非常微弱,怎麼辦?於是,這個小孩子就想了一個點子,他就把他家和鄰居家中間相隔的那一堵牆壁鑿穿,這樣,光線透過來,於是自己就可以借著光線專心學習。
這個故事,確確實實讓很多小朋友都深受感動。看到古人這麼愛學習的樣子,很多時候,我們也捨不得偷懶。這個故事的主人翁,名字叫匡衡,他因為勤奮好學,長大之後,成為了著名的經學家。而且,這位經學家還當上了丞相,可以說,是一位了不得的大官。而且,在當官的時候,他也做得非常盡職盡責,後來卻因為受人彈劾,被貶為庶民,辭官回家。
那麼,匡衡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,被貶為庶民的呢?對於這一點不,管是老師還是家長,他們在向小朋友們講鑿壁偷光這個成語故事的時候,通常都不願意把匡衡的最後結局,告訴給我們。實際上,根據史書上的記載,匡衡在朝廷當官期間,其實非常受到皇帝的認可,甚至被當時的皇帝封他為「樂安侯」,可以說,這也是對於匡衡的政治才能的高度認可。可是,就是在當上了樂安侯之後,匡衡犯了他一生中最大的錯誤。當時,皇帝給他封了這個官之後,他的封地有31萬畝,這對於普通人而言,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了,可是,匡衡居然利用當時的地圖有誤,非法侵佔了4萬多畝的土地。就因為這個事兒,後來他被別人告到了皇帝面前,當然也就沒辦法再做官了。被免職之後,匡衡回到故鄉,沒幾年就病死了。
匡衡的大半生,都值得我們學習,匡衡「鑿壁偷光」,尤其值得今天的我們學習。今天的小朋友們,基本上都不需要「鑿壁偷光」了,但是,這種精神,我們一直需要。想一想,古人在這麼艱苦的條件下,都能勤奮好學,我們今天擁有這麼好的學習條件,又怎麼能不努力呢?當然,對於匡衡非法侵佔土地的這種行為,我們就不要學習了。
他小時候就會「鑿壁偷光」,後成為經學大師,但你不知他的結局
很多小孩子剛剛開始接受教育的時候,老師和家長都會給他講一個叫「鑿壁偷光」的故事。這個故事說的是,在我國西漢年間,曾經有一個小孩子,十分勤奮好學,但小的時候,家裡條件很不好,點不起蠟燭。但是,這個小孩子又特別勤奮好學,夜晚也捨不得荒廢,怎麼辦?剛剛好,他的鄰居家裡相對而言有錢,晚上可以點蠟燭,隱隱約約有光從牆壁透過來,可是,光線還是非常微弱,怎麼辦?於是,這個小孩子就想了一個點子,他就把他家和鄰居家中間相隔的那一堵牆壁鑿穿,這樣,光線透過來,於是自己就可以借著光線專心學習。
這個故事,確確實實讓很多小朋友都深受感動。看到古人這麼愛學習的樣子,很多時候,我們也捨不得偷懶。這個故事的主人翁,名字叫匡衡,他因為勤奮好學,長大之後,成為了著名的經學家。而且,這位經學家還當上了丞相,可以說,是一位了不得的大官。而且,在當官的時候,他也做得非常盡職盡責,後來卻因為受人彈劾,被貶為庶民,辭官回家。
那麼,匡衡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,被貶為庶民的呢?對於這一點不,管是老師還是家長,他們在向小朋友們講鑿壁偷光這個成語故事的時候,通常都不願意把匡衡的最後結局,告訴給我們。實際上,根據史書上的記載,匡衡在朝廷當官期間,其實非常受到皇帝的認可,甚至被當時的皇帝封他為「樂安侯」,可以說,這也是對於匡衡的政治才能的高度認可。
可是,就是在當上了樂安侯之後,匡衡犯了他一生中最大的錯誤。當時,皇帝給他封了這個官之後,他的封地有31萬畝,這對於普通人而言,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了,可是,匡衡居然利用當時的地圖有誤,非法侵佔了4萬多畝的土地。就因為這個事兒,後來他被別人告到了皇帝面前,當然也就沒辦法再做官了。被免職之後,匡衡回到故鄉,沒幾年就病死了。
匡衡的大半生,都值得我們學習,匡衡「鑿壁偷光」,尤其值得今天的我們學習。今天的小朋友們,基本上都不需要「鑿壁偷光」了,但是,這種精神,我們一直需要。想一想,古人在這麼艱苦的條件下,都能勤奮好學,我們今天擁有這麼好的學習條件,又怎麼能不努力呢?當然,對於匡衡非法侵佔土地的這種行為,我們就不要學習了。